深圳市斯涂嘉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姜先生
手 机:13538219858
电 话:0755-23705237
传 真:0755-23017357
邮 箱:stg@cn-stg.com
网 址:www.cn-stg.com
地 址: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和平社区骏丰工业园B栋6楼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越来越严重的雾霾、油性烟雾、尾气废气等给建筑外墙带来严重的侵蚀,影响其美观性、功能性及耐久性。耐沾污能力差是传统外墙涂料普遍存在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应用。因此,针对目前外墙涂料耐污能力不足的问题,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涂料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
清洁被污染的建筑外墙等不仅需要较高的投入,而且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具有自清洁效果的功能涂料应运而生。自清洁涂料能够借助雨水等自然条件冲刷保持户外物件表面干净,不仅能够降低维护费用,减少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可以将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可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幕墙、桥梁及汽车、风力发电等多个领域。
1 疏水性自清洁涂料的基础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通过形成疏水表面来达到自清洁功能的现象,例如以荷叶为代表的多种植物的叶子和花、昆虫的腿和翅膀等均表现出低粘附、自清洁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荷叶效应”。“荷叶效应”的仿生学原理是自清洁技术开发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德国波恩大学植物家W.Barthlott和Neinhuis等系统地研究了荷叶表面的自清洁效应,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叶表面生长着无数微米乳突,并且其表面覆盖着纳米蜡质晶体。2002年,中科院化学所江雷等研究发现荷叶表面微米乳突上还存在纳米结构,乳突的平均直径为5~9μm,每个乳突表面还分布着直径约为124nm的绒毛,研究还发现这些乳突之间也存在纳米结构(图1)。大量研究证实,微米、纳米级的微观粗糙结构及具有低表面能的蜡质晶体的共同作用,使荷叶表面具有高水接触角、低滚动角,从而表现出超疏水自清洁效果。
疏水性涂料的自清洁行为来源于其高的水接触角和低的滚动角。当水珠滴在疏水表面上,液滴不能自动扩展,保持其球形状态,减少与涂层的接触面积。当该表面具有一个较小的倾斜角时,液滴在涂层表面滚动,污染物粘附在水珠表面被带走,从而起到自清洁的作用。
2 疏水自清洁表面的制备方法
合适的表面粗糙度和低表面能物质表面的润湿性能与表面的微观结构有着密切关系。疏水表面的制备通常采用硅烷或氟碳链降低表面能,但研究表明在光滑的物体表面上通过化学方法调节表面能并不能完全实现超疏水自清洁的目的。因此,通过构建合适的微观粗糙结构与引入低表面能物质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疏水自清洁。目前,制备仿荷叶效应的疏水性自清洁表面的方法较多(表1),通常采用多种方法联用能够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3 疏水性自清洁涂料
合适的表面粗糙度和低表面能物质是实现疏水自清洁的关键。根据“荷叶效应”自清洁的原理,实现疏水自清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粗糙表面上修饰低表面能物质,通常用于制备疏水表面的低表面能材料主要有聚硅氧烷、氟碳化合物及其他有机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二是在疏水材料表面构建类似荷叶表面的粗糙结构,制备方法有无机纳米粒子(如TiO2、SiO2、ZnO等)修饰、激光/等离子体/化学刻蚀、模板法、静电纺丝法、溶胶-凝胶、自组装、电化学沉积及化学气相沉积等多种。
扫码关注斯涂嘉